发布时间:2025-10-15 18:08:05    次浏览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前左)调研检验检疫工作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前左)调研检验检疫工作 对国际航班配餐进行抽样检查 对国际航班配餐进行抽样检查 查验出口活性炭 查验出口活性炭 深入羊绒制品车间指导 深入羊绒制品车间指导 对银川机场免税店进口商品强化监管 对银川机场免税店进口商品强化监管 检疫进境葡萄种苗 检疫进境葡萄种苗 现场指导出口枸杞示范区建设 现场指导出口枸杞示范区建设 上门为朝觐人员体检 上门为朝觐人员体检清风习习振兴路,塞上铿锵崛起步。五月的宁夏大地,山川泛绿,杨柳吐翠,满目生机。在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向西开放”重要战略激励下的宁夏,正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为定位,以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为新的战略目标,谋改革、调结构、促发展。正是这个春天,宁夏检验检疫局把“改革创新”这条主线贯穿于工作始终,围绕建设“质量强区”和“开放宁夏”两个大局,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展示着他们勇立潮头的决心、加速崛起的斗志,用“四大创新”手段助推早日实现“四个宁夏”战略目标。—“外贸活力”喷薄而出:2013年,宁夏外贸总额首次迈上30亿美元台阶。2014年一季度,宁夏外贸实现进出口总额14.3亿美元,同比增长1倍,进出口和出口增速居全国第一。—“银川速度”分秒必争: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建设大幕开启,银川综合保税区从申报到国务院十部委审批通过仅仅用了60多天的时间,被惊叹为“银川速度”。2014年3月,质检总局正式批准成立宁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银川综合保税区办事处。—“主动作为”奋勇争先:高水平规划建设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相继与石嘴山、中宁、灵武、惠农等4个市县签署了共建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合作协议。全区在建6个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已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2个。出口示范区用品牌保证增强了国际市场对宁夏产品质量的信心。机制创新—开放宁夏的政策保障“营造'在西部最优,比东部更优'投资发展环境是自治区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突破口。作为涉外执法服务部门,宁夏检验检疫局将把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全面推进职能转变,持续改进工作作风,通过改革创新,更好地为内陆开发开放保驾护航。”宁夏局局长宇方成如是说。这其中,第一位的就是大力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开年伊始,宁夏检验检疫系统开展了一次检验检疫改革大讨论,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内设机构和职能的调整、优化工作流程等大胆探索检验监管手段创新。提升开放质量与效益,首先需要构建政府主导的责任体系。在宁夏局的积极推动下,自治区政府成立了全区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下发了《关于贯彻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六个方面40项具体任务。首届宁夏“政府质量奖”和“质量贡献奖”的评选表彰,更是从政府层面扩大了质量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扩大和深化检地合作关系,是宁夏局完善进出口产品质量管理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已经与自治区8个厅局、6个市县政府建立了正式的合作机制,在检验检疫机构建设、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部门联动为检验检疫工作开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健全宏观质量管理手段。着力推动辖区各地把出口质量工作纳入政府效能考核,将出口产品质量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根据各地功能定位,强化与全区各地政府的合作,建立起地域全覆盖的支持体系,支持培训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以促进银川航空口岸和银川综保区发展为切入点,主动融入银川滨河新区建设;加大人才和设备投入,确保中卫办事处及时入驻运行,服务中卫、固原等中南部落后地区发展;发挥好惠农办事处的作用,提升服务石嘴山陆港经济区发展的有效性;利用自身政策、技术、信息优势,支持吴忠市打造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基地。以口岸核心能力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内陆口岸和银川综合保税区检验检疫功能。2014年3月,质检总局正式批复设立宁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银川综合保税区办事处,机构规格定为正处级。该办事处将专门负责银川综保区的各项检验检疫业务,为综保区的发展保驾护航。自2012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银川综合保税区以来,宁夏局全面落实综保区各项检验检疫建设任务,做到了“机构、人员、设备、服务”四个到位。目前,共对3批入境货物进行了检疫查验,主要涉及葡萄酒、机电设备等产品。为提高验放效率,正在与海关积极推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三个一”查验通关模式,进一步促进通关便利化。还加强政策和技术指导,积极配合自治区政府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推进银川机场口岸成为清真牛羊肉进口指定口岸,以进一步完善综保区功能,促进清真产业的国际化,支持宁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安全便捷的对外通道。推进中阿经贸合作与发展。2013年,宁夏局坚持特事特办,圆满完成了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服务保障任务,并利用展会契机积极主动向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宣传推介宁夏优势特色产品,提升展会的品牌效应。及时启动中国-阿盟出入境检验检疫信息平台建设,系统整理分析阿盟各国市场准入制度、技术标准等信息,为推动中阿经贸深层次发展提供支持。对于已签约并实施的合作项目,强化政策指导和服务保障,促进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配合,推进清真食品标准的国际互认。手段创新—富裕宁夏的支持体系产业转型升级,既是提升发展质量的重大战略,也是促进和谐富裕的经济基础。检验检疫部门善于创新手段,形成具有宁夏检验检疫特色的支持服务体系,全力打造经济升级版。把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档次的重要载体。根据各地功能定位,深化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增强区域外向型经济新优势,是建设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重要指导原则。随着示范区建设大幕的开启,政策效应与区位、产业基础等方面的“内生优势”相互叠加,使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要素集聚能力正在发生“质变”,营造了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生动局面。宁夏局立足全区支柱产业布局,广泛推广实施这一模式。同时,选择条件成熟的地区创建示范市、示范县,进一步增强带动示范效应。坚持扶优扶强扶特,强化对枸杞、羊绒、清真食品、供港蔬菜等特色产业的个性化帮扶,把对外贸企业的培训指导作为一项日常性工作,提升企业基础质量管理能力,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重点确保优势特色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素质,打造出口知名品牌,加快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逐步走出多年来以数量和价格为优势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发展,传统产业也得到升级改造。石嘴山市是传统的工业老区,也是出口化矿产品的聚集地。为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宁夏局与石嘴山市政府签署了《出口化矿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合作备忘录》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合作协议》,以监管创新和技术帮扶为切入点,支持化矿产品转型升级。该示范区主打出口产品—煤质活性炭被纳入分类管理的范畴,不仅大幅提升了验放效率,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也被有效调动起来。在全区重点出口商品排行榜中,活性炭以6724万美元排在第六位,出口增速达到19.3%。从“重点突破”向“集群发展”。宁夏局引导和激发企业成为高品质的追求者,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区域发展,区域外向型经济正呈现壮大之势。主动跟进自治区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支持短缺资源、关键技术、设备和产品进口。认真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措施,强化对中银绒业、伊品生物、东方钽业等重点进出口企业的差别化监管,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今年3月,帮助宁夏有色金属进出口公司成功索赔从坦桑尼亚进口的24吨钽矿石,合同价值91.3万美元。此次计划进口的钽矿石属钽铌精矿,为非法定检验产品。在接到企业检验申请后。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发现货物外包装、数重量、感官检测均与合同要求差别很大,迅速对包装及货物进行了现场拍照取证,并取样检测。经检验,该批货物为水泥,完全不含钽元素。宁夏局及时为企业出具了索赔证书,经与发货方沟通协调,由外商无偿补发问题货物。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加强检验检疫信息支持。根据区内经济形势及时向地方政府提供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的进出口商品质量分析报告和统计分析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2014年一季度,先后上报了关于全区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情况、应对香港规例促进供港食品农产品扩大出口和促进自治区葡萄产业发展有关工作情况的专题报告,均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专门批示。减负增效。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根据国务院相关要求,宁夏局继续对自2014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期间报检的所有出境货物、运输工具、集装箱及其他法定检验检疫物免收出境检验检疫费。一季度,共减免宁夏地区企业55.1万元检验检疫费,减免原产地签证和工本费用4.1万元,共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1051份、签证金额约1.04亿美元,按平均5%的关税减免幅度,可为企业减免关税3200多万元。监管创新—和谐宁夏的坚强护卫国门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影响国家形象。随着宁夏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出入境产品质量安全、生物安全、人员健康安全风险与日俱增,宁夏局时刻紧绷国门安全这根弦,增强“红线”意识,筑牢安全防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构筑蓝盾防线。不断加大检疫查验力度,加强口岸防控体系建设,确保了辖区生态安全。2013年,检验检疫部门共在银川河东国际机场检疫查验进出境航班596架次,出入境旅客3.58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62.8%和112.8%,共截获禁止进境物331批,同比增幅高达347.3%。宁夏局以银川航空口岸为重点加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通过持续加大基础投入、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队伍建设等有力措施,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口岸卫生工作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的能力,队伍素质和监管能力在工作实践中得到了锻炼,符合内陆开放特点的国门安全防控体系初步建立起来。2013年12月,银川航空口岸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考核验收,标志着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2014年3月,获得国家八部委组织的口岸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督导检查的高度肯定。突出安全风险防控。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朝觐工作顺利完成。2013年,共完成朝觐体检2412人次,预防接种2307人次,检疫查验朝觐包机14架次,朝觐旅客4144人次。针对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疫情,在朝觐保障工作中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妥善处置2例甲型流感患者,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朝觐人员全部安全返回,未发生境外死亡事件。突出重点监管领域。进出口食品安全敏感性强,历来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每年年初,宁夏局都与自治区政府签署《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承诺突出抓好进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强化注册备案、农残监测、责任人约谈、公开承诺等基础性工作,直接进口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检疫率达到了100%。今年一季度,共检验出口农产品790批、741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8.6%和4.8%。货值超过千万美元的出口农产品有枸杞、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绒毛等。其中,枸杞出口继2013年首次突破3000万美元后,今年一季度共出口1318吨、1234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4.5%和110.8%,远销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今年8月1日,香港《食物内除害剂残余规例》(以下简称《规例》)将正式实施。与香港现行标准相比,《规例》产品种类和农残项目均成倍增加,对食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大幅增加内地供港食品农产品的监管难度和企业成本。为有效应对香港《规例》,宁夏局通过制定方案、加强宣传、强化监管等措施,帮助企业做好供港食品农产品产业的转移承接,扩大供港规模。目前,宁夏供港蔬菜备案基地24个,备案面积4.8万亩,品种有菜心、芥兰等20多个;出口食品生产企业56家,供港食品农产品主要包括枸杞产品、冷冻牛羊肉、葡萄酒及枸杞酒等。2013年,自治区供港蔬菜约7万吨、货值9000多万美元;除此之外,还有供港食品(不含供港蔬菜)、60批次,1776吨、货值399万美元。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是宁夏局又一重点监管对象。该局通过加强危险品特性分类鉴定、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定期排查安全隐患等措施,确保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得到有效监管。服务创新—美丽宁夏的绿色翅膀科学发展在宁夏一个重要和鲜明的体现,就是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宁夏的重要任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推动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保证。“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也是生产力。宁夏检验检疫局牢固树立“让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宁夏最大优势”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以防控外来有害生物为主要抓手,助推绿色产业做大做强,守护国门确保生态安全,为打造美丽宁夏,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绿色屏障。针对国门生物安全风险凸显的情况,宁夏局主动与进口企业、旅行社沟通联系,强化出入境检验检疫政策法规的宣传。同时,加派检疫查验人手、补充仪器设备,不断提升查验能力。检验检疫部门2013年共在进境集装箱中截获有害生物7批次,涉及16个种类,数量1000余只。其中,截获的暗褐断眼天牛,属于宁夏首次截获国家检疫性害虫。相比往年,截获的批次、数量都有了成倍增长。2013年年初,宁夏局还正式成为宁夏部门间野生濒危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执法工作联系协作小组成员单位,与相关部门开展了联合执法专项检查行动。此外,宁夏局还强化了对外来引进动植物产品的检疫监管。2013年5月,帮扶辖区成功引进96.1万株法国优质葡萄种苗,引进规模为近年来全国最大。2013年年底,圆满完成2万吨进口储备小麦的检疫查验任务,为宁夏首次大规模储备进口粮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生态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最直接的倒逼作用。发展生态经济,就要坚持走内涵式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借助国家向西开放战略的实施和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机遇,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培育经济发展新优势。检验检疫部门在已有的基础上,善于创新手段,形成了具有宁夏检验检疫特色的支持服务体系,全力打造经济升级版。高标准建设完善灵武出口羊绒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力争升格为国家级示范区。推进石嘴山陆港经济区、大武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出口工业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步伐,增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巩固已有成果,深化检地合作,进一步推进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用好CCC免办等政策,支持重点项目引进和企业产品研发。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宁夏正处在深化改革的重要时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宁夏检验检疫人满怀奉献中国特色质检事业的信心,增强建成西部强局的决心,努力为建设质量强区,建成开放、富裕、和谐、美丽新宁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